跳到内容

学与教资源

教学资源分享 2023∶ 联校携手建立学习圈 人工智能融入新课程

教师资料

  • 李浩然老师
  • 英皇书院
  • 2022/2023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嘉许状教师
  • 任教科目∶资讯及通讯科技

教学理念

我认为有效而创新的教学实践必须具备三个准则。第一,学校有一个与时并进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第二,老师有相关的培训,提升个人专业发展;第三,学生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全面及均衡的学习经历。

教学分享

官校是一家 无分你我他

基于英皇书院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已渐见成效,本校邓启泽校长特意推荐我成为「香港官立中学学习圈: 人工智能教育」之统筹,与一众参与学校以跨校形式共同在课程内发展AI教育。去年第一年合共有11间学校参与,而今年更增至16间,占全港超过一半官立中学。课程目的为将人工智能普及化并融入初中电脑科/STEM学科课程。普及化这三个字正好点出我们的AI课程不是为能力较高的同学而设,能力稍逊的同学一样可以学习。

整个跨校的专业发展活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以上、下学期划分。第一阶段为准备期,我会建立共享资源库、主持常规会议,以及为各学校老师提供网上工作坊及教学示范。工作坊后我便到访各校,提供个别技术支援。在这次校访期间,我接触到不同的老师,有着深刻的体会。学习是教师发展的核心 ‘Learning is at the heart of teacher development.’ (Bell and Gilbert, 1996) 。只要老师掌握某一方面的技巧、知识或技术,他们便愿意作出改变,提升教与学的效能,并将学习所得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为各友校老师感到自豪!因为他们在教授AI课程前已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术,并愿意在课程上作出改变。

第二阶段的跨校专业发展活动为实践期,各参与学校会在下学期根据AI 校本课程授课,任教老师不但负责编写教案及开放教室作同侪观课,还需为学生的AI 习作进行评核。而我更会出席每一次同侪观课,确保教、学、评均能有效实践。总结性活动为「学生黑客松暨颁奖典礼」,各友校均组织校队参加。学生黑客松以过三关形式进行,最快完成三关而又全对的组别便赢得比赛。而只要队伍能够通过第一关,最少会获得优异奖。紧接而来的是人工智能创新比赛,各参赛队伍必须以所学之AI技术为基础,并向裁判汇报创作意念及展示原型制作。两项比赛完成后便马上进行颁奖典礼。而当天亦会颁发优秀及杰出创新老师奖及学校联络主任证书,以认同老师在课程的付出。这次总结性之活动,各参与老师及同学均能获奖,这正是我期望在AI课程内为大家建立的成功经验: 人人有奖攞,个个是赢家!

小车伴同行 学习不孤单

在疫情影响下,所有小学生只能上半日课。如家长因工作暂时未能照顾他们,他们或需要长时间在社区中心接受课余托管服务。有见及此,英皇书院创新小组希望透过「AI小车伴同行社区服务计划」进一步以先进科技支援及关怀小学生,陪伴他们一起成长。合作机构为小童群益会辖下中西区及南区合共三间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活动中会教授他们为小车作曲编程、利用摇控人手操控小车,以及利用AI视觉模组控制小车,实行自动驾驶。透过一连串活动,希望培养他们对人工智能科技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运算思维技巧、提供适切关怀以及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建立成功经验。而我们藉此计划于「香港杰出学生服务大使奖励计划」照顾弱势社群组别中获得优异奖,证明此计划得到社会的认同。

AI大使奖 装备新青年

今年5月,我设计了一项名为「青年人工智能教育大使奖励计划2022」。计划目的是透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及服务,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知识 (Knowledge) 及共通能力 (Generic Skills),以及培养他们的资讯素养和善用资讯科技的态度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ttitude),成为21世纪既能学习创新科技又能关爱社群的新世代青年。对象为所有人工智能教育学习圈内之中一至中六学生。为鼓励同学不断学习及均衡发展,学生必须在四大范畴,即人工智能智识、共通能力、资讯素养及学校或社区服务达致一定程度的参与,从而获得奖章。奖励制度之奖章共分为铜章、银章及金章三个级别。审批程序方面,铜章及银章由各校负责老师审批,然后为学生填写确认表格,交回统筹学校,然后统筹学校列印奖状,并发还给各校进行颁奖。至于金章要求较为严谨,各校申请之学生必须填写网上申请表,连同获颁之人工智能修读证书、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公开比赛参赛证明、有关人工智能为题的反思文章及社区服务证明一并交回统筹学校进行审批。而荣获金章之同学将获邀在年度颁奖典礼中给予授章。

AI齐发展 个个是赢家

总括来说,无论是校本跨学科课程还是跨学校AI课程,我均朝向有效而创新的教育实践之三个准则迈进。第一,学校有AI课程!我们能够将AI普及化并融入初中电脑科/STEM学科课程,用教学证明AI并不遥不可及,而是人人可学。第二,老师有专业发展!我们能够装备教授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成为学校的课程领袖。第三,学生有学习成果!他们经过学习过程,掌握崭新科技,丰富学习经历,建立成功经验。

我愿意将人工智能教育学习圈的AI课程与有兴趣之学校分享,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跨校AI课程,利用现有行之有效的跨校模式支援参与学校,建立更大的学习社群,造福学界。 我亦希望将「青年人工智能教育大使奖励计划」推广至所有参与之中学,透过学习活动、比赛及服务令学生不论在人工智能的知识 (Knowledge)、共通能力 (Skills) 以及资讯素养和善用资讯科技的态度 (Attitude) 都能有所提升。

另外,我亦希望将「AI小车伴同行社区服务计划」扩展至全港18区之社区中心,一方面可支援更加多受课余托管服务的小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参与学校的同学利用科技教育服务社群,成为有责任感及愿意贡献社会的青年。

此外,今年有了以上服务计划之经验,我会尝试将现有的AI课程调适及剪裁,然后推广至小学,令小学生都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及技术,培养他们对科技教育的兴趣!

最后,就去年反思所得,总算是有阶段性的成果。期望未来两年会有更佳发展,完善初中的AI及STEM课程,利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无限的教学!

资源分享

教学实践

学校分享文件

中二人工智能课程示例

香港官立中学学习圈: 人工智能教育

有关专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