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学与教资源

教学资源分享 2014∶生于斯 长于斯 带学生走进长洲社区

教师资料

  • 朱剑虹老师
  • 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
  • 2013/2014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嘉许状教师
  • 卓越教学实践∶课程领导

教学理念

我希望学生不单止能走出课室,更希望透过跨学科课程,带学生走进社区,让他们从不同学科角度,了解社区文化,并重新注视过往忽略了的传统习俗。

教学分享

「以区为本 ─ 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的目的:

以全校参与跨科组协作模式,利用多元智能评估(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作评估工具,透过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研习相关的资料,配合实地考察,探讨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意义和人文精神,增加学生对长洲社区的归属感,并增强学校中三至中五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反思和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明辨性思考能力。此外,本课程更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及邻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跨区及跨境的考察,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从中审视自身对所属社区文化空间的角色。

发展课程领导的起步点

首先在团队精神较强的中国语文科着手,征得该科的组员同意后,引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协作计划,让这班同事的教研能力先「富」起来,再透过校内的分享机制,让其他教师见到成效。在见贤思齐的情况下,再征询其他科目教师的意见,引入适切的大专院校协作计划。与此同时,「先富起来」的科组,在拥有先前与大学协作的宝贵经验后,可继续进行校本教研,巩固已有的教研知识和累积更多实践的经验。及后新科组成员的参与,壮大了教师团队的教研能力,在互相感染下,促使学校转变成为学习型组织,带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能量亦因而得以提升。

课程设计理念

  1. 把优秀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纳入课程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告》实施指南中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学习列入学校的正规课程」。
  2. 传承及发扬长洲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洲太平清醮的文化空间属于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长洲太平清醮、北帝诞及天后诞的神功戏亦属于表演艺术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长洲社区凝聚力强,长洲居民对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传统民俗及文化一向不遗余力。学校位于长洲,大部分学生及不少教师均生于斯长于斯,故举办相关课程,希望长洲的下一代能够把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并加以发扬光大。
  3. 满足学生对跨学科学习的需求
    面对知识型社会的发展,新高中学制的学生需要进行跨学科学习。社会各界如大学、社区组织等,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跑出课室。「其他学习经历」的精粹在于让学生涉猎不同事物,体验宽广而均衡的学习经历,是项以区为本的跨学科课程,旨在凝聚各方面的资源,建构一个可供推广的学习资源平台,让其他地区作为参考,发展其富有当地社区文化特色的跨学科课程。

推展成果

  1. 对学生学习的成效
    本课程主要在日常课堂中教授各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再透过实地考察,引证其中的理论。经过日常课堂及考察的沉浸,学生对长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亦渐见丰富,学生对长洲文化传统及文化空间的探究更见深入。多年来,学校有机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融入艺术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社会服务、体育发展等其他学习经历的活动,令学生在课堂内外均全方位学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并付以具体实践机会。本课程除涉及8大学习领域及18个不同科目,更配合其他学习经历,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活动。
  2. 对社区的贡献
    时至今日,「以区为本 ─ 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众师生对成功推行计划均与有荣焉。由于学校对推动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遗余力,故深受坊众及社区团体的赞誉及支持,例如长洲乡事委员委托本校协办长洲北帝诞的筹办工作,并协助编撰《长洲庙宇实录》,并委托学校为长洲中、小学生举办长洲北帝诞戏棚文化导赏活动,离岛区议会及大新街街坊会亦以不同方式资助本校推行相关课程和活动。
  3. 公众教育
    透过《长洲太平清醮的由来》、《大坑火龙传》话剧、开放日及嘉年华的展览及摊位等,以较轻松的手法向公众人士简单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期望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现场反应不俗,能加深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此外,学校更设计了长洲北帝庙文化空间应用程式,方便公众人士下载,自行在庙宇进行考察活动。学校亦通过报章报导、Facebook专页、电台节目、成果发布会、开放日、嘉年华会、公众研讨会及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向公众人士及国际学术界介绍学校推行相关课程的成果。

资源分享

教学实践

「以区为本 ─ 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的课程领导实践经验

有关专案分享